倪海厦《针灸大成》核心思想与临床实战体系解析,视频完整集合。
倪海厦主讲的《针灸大成》以明代杨继洲原著为基石,融合自身数十年临床经验,重构了针灸学的理论框架与实操体系。其讲授核心可概括为“医道自然、气血为纲、以简驭繁”,强调针灸需顺应人体阴阳五行规律,通过精准的穴性配伍与时机把控直达病机。以下从思想体系、核心内容、临床实操及学术价值四方面系统总结其精髓。
一、核心思想:自然法则与气血平衡的统一
倪海厦的针灸思想根植于“天人相应”的自然观,以“气血调节”为根本,形成两大核心原则:
1. 医道自然,顺天应时
四季针刺深浅:
春夏阳气外浮,针宜浅刺(皮毛→肺经);秋冬阳气内藏,针宜深刺(骨→肾经)。如《黄帝内经》所言:“春生夏长,秋收冬藏”,针灸需顺应气血的“后升前降”循环。
时辰选穴原则:
子午流注理论强调根据经络气血流注时间选穴。例如:
辰时(7-9点)治脾胃病,取足三里;
酉时(17-19点)治肾病,取肾俞、太溪。
2. 气血平衡,破除病名束缚
以症统病,直击病机:
倪海厦主张跳出西医病名限制,从气血阴阳失衡的本质入手。例如:
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变形,不治关节而治心阳(乌头汤强心阳,一年可复常);
肝硬化腹水不扎肝俞,改手脚取穴(行间+二间生金制木)。
立竿见影的疗效验证:
强调针灸须即时见效,如膝五针(鹤顶+双膝眼+阳陵泉透阴陵泉)治膝盖痛,一疗程肿痛消;面部中风地仓透颊车,配合谷,三次治疗口歪复原。
二、核心内容体系:从理论到实操的闭环
1. 经络定位与取穴法则
任督二脉为基准:
以任督二脉为全身定位坐标系,如关元(脐下3寸)治不孕必灸,强调其“气海”之功。
同身寸与透穴针法:
中指弯曲横纹=1寸,三指=2寸,简化取穴难度;
透穴针法(如阳陵泉透阴陵泉)一针透多经,增效减痛。
2. 针法灸法禁忌与急救
禁忌症:
气血大虚、酒后、行房后禁针(易晕针);
热症(发烧、痔疮)禁灸,免火上浇油。
急救四穴:
人中斜刺(昏迷);
十宣放血(中风闭证);
涌泉深刺(休克);
百会放血(颅内高压)。
3. 五行生克补泻心法
虚则补母,实则泻子:
膀胱经虚症(背酸冷)→ 补金生水:针肺经经渠+小肠经阳谷;
肝火旺(头痛目赤)→ 泻心火:针行间+劳宫。
临界原则:
桂枝>15g反致汗闭,细辛>3g可呼吸麻痹(需久煎去毒)。
三、临床实操:六大特色疗法
1. 眼病五穴法
白内障:养老穴(直刺)→臂臑→光明,辅头临泣、睛明;
青光眼:太阳穴放血泄热,睛明针后压棉防血肿。
2. 关节透针术
病症 主穴组合 特殊手法
肩痛不举 后溪(小肠经)+曲池(大肠经) 顺经下针(补法)
脚踝扭伤 商丘透丘墟(脾→胆经) 对侧取穴(左病右治)
手关节痛 养老透间使 捻转即出(幼儿单刺)
3. 膏肓疾痛解法
刺络拔罐:膏肓穴(T4-T5间外开3.5寸)点刺放血,治顽固背痛;
隔蒜灸:蒜片置舌上灸,治久咳肺虚(白蒜入肺)。
4. 内科杂症针方
水肿急症:肺积水针行间+二间生金制木,配足三里强土;
糖尿病并发症:青光眼取合谷+睛明,下肢麻刺悬钟。
5. 毒伤处理步骤
毒蛇咬伤→吸出毒液→阴谷、委中拍打出瘀→隔姜灸伤口→外敷解毒药。
6. 小儿按摩替代法
14岁以下幼儿不留针,改按摩食指大肠经(治腹泻)或小天心(安神)。
四、临床应用与医案验证
1. 不孕症
案例:28岁女性婚后3年不孕,面色萎黄,手足逆冷。
治法:艾灸关元、上髎穴,针刺气冲、中极。
结果:月余后妊娠,顺产一男婴。
2. 带状疱疹
方法:头尾隔姜灸,配合网烧法(凡士林固定薄棉后火攻),内服全蝎粉(8-10g/日,装胶囊)。
疗效:5-7天痊愈,避免后遗症。
3. 脂肪瘤
原则:艾灸瘤体上方,痛则灸至不痛,根治不复发。
机理:艾热透达病根,软化瘤体,调节局部气血。
五、学术价值与临床警示
1. 重构经典的价值
症候群针方:将《针灸大成》卷八“各科取穴”转化为实战方案,如头痛六穴(百会+合谷+太阳透率谷+外关+侠溪+申脉)。
小儿按摩经发展:将卷十内容发展为指压替代针法,安全实用。
2. 临床警示
忌机械套穴:如膏肓放血需辨瘀斑色紫,鲜红者禁刺;
重气机非病名:甲状腺结节不化瘀,而以生半夏30g+牡蛎30g软坚(咸能散结)。
六、结语:针灸之道的现代生命力
倪海厦讲《针灸大成》的本质,是将古籍文字转化为“气机动态”的临床语言。其体系以“任督定位-五行补泻-透穴增效”为轴心,破除病名迷障,直指病机核心。学者当把握三要:
明自然之理(如春夏浅刺顺应阳气升发);
重即时验证(膝五针20分钟痛减方为效);
化繁为简(手脚取穴治内脏病,突破治疗限制)。
正如倪师所言:“西医见成分是死药,中医观气象乃活术。针如竿立,效如影随。”这一思想不仅传承了中医针灸的精髓,更为现代临床提供了可复制、可验证的实战指南。